久操免费在线视频-久操热-久操热久操-久操社区-久操视频免费观看

  • 歡迎訪問福建自考網!福建自考網為考生提供福建自學考試信息服務,網站信息供學習交流使用,非政府官方網站,官方信息以福建教育考試院www.eeafj.cn為準。

聯系我們:  0591-87666380

距4月自考成績查詢預計還有23

距10月自考考試時間還有181

考生服務:

  • 常見問題|
  • 考試安排|
  • 所在位置:福建自考網 > 串講試題 > 2019年福建自考《社會福利思想》課程本科重要知識點六

    2019年福建自考《社會福利思想》課程本科重要知識點六

    2019-04-13 14:58:07   來源:福建自考網    點擊:   
    自考在線學習 +問答
       


    福建自考網整理2019年自考社會福利思想重要知識點六,自考路上不孤單,福建自考網老師陪你一起過,考生可查看全文了解試卷詳情。

     庇古福利經濟學思想的要點
     
     
     一.主張福利可以計量。堅持基數效用理論。
     
     
     二.根據邊際效用理論,認為財富越平均,那么社會福利越大。
     
     
     1.社會財富越大,社會福利越大。現在我們講的“把蛋糕做大”,就是這個意思。把蛋糕做大,就是說努力增加社會財富,就為社會福利的增加提供了物質條件和現實基礎。
     
     
     2.社會財富越平均,那么社會福利越大。
     
     
     效率是如何使社會財富最大程度地增加。公平是指社會財富和機會最大程度地為社會成員共同享有。效率提高的時候,可能會犧牲一部分人的利益,由此造成不公平。而為了公平,也可能會損害效率。
     
     
     主張把富人的一部分收入轉移給窮人,辦法:
     
     
     (一)自愿轉移。捐助。
     
     
     (二)強制。通過稅收,例如所得稅和遺產稅。
     
     
     介紹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社會福利思想,分析這些思想大致可以分為哪些類型?
     
     
     首先按照代表人物介紹。包括孔子、孟子、管子等人的思想。孟子是重點,他的思想包括福利內容和標準。其次是分類,大致可以分為兩類,一是無為思想,相當與西方的自由放任主義,二是政府干預的思想。
     
     
     介紹凱恩斯主義的基本內容,包括有效需求不足理論、失業理論和政府干預理論。討論它對我們國家發展社會福利的借鑒意義。
     
     
     (1)有效需求不足理論
     
     
     有效需求是指有支付能力或者購買意愿的需求。或者是市場上有支付能力的總需求。
     
     
     凱恩斯認為,在資本主義經濟中的基本規律是,有效需求不足。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是三個心理規律引起的。被稱為三大心理規律是:邊際消費傾向遞減規律、資本邊際效率遞減規律、流動偏好規律。
     
     
     (2)失業理論
     
     
     在凱恩斯以前,失業理論認為,失業有兩種情況。一是摩擦性失業,二是自愿性失業。
     
     
     摩擦性失業是指由于信息的滯后,勞動者和雇主互相不知道對方的要求,勞動者要知道雇主的需求,總需要一定的時間,在這段時間里勞動者必然是失業的。由此引起的失業叫摩擦性失業。
     
     
     自愿性失業是指勞動者認為現行的工資太低,不愿意接受現有的工作,由此引起的失業就是自愿性失業。
     
     
     凱恩斯認為,還存在第三種失業,即非自愿性失業。非自愿性失業的原因是有效需求不足。有效需求小于總供給,特別是勞動力的供給,由此形成的失業就是非自愿性失業。凱恩斯認為,有效需求不足是資本主義的常態,因此不充分就業也是資本主義的常態,充分就業只是資本主義的特例。
     
     
     (3)政府干預
     
     
     凱恩斯認為,有效需求不足是市場的基本規律。要改變這一現狀,不能靠市場本身,必須靠政府。他反對實行自由放任,主張由政府干預經濟。也就是由政府彌補市場的有效需求不足。方法有二:一是實行赤字財政政策,二是實行通貨膨脹的貨幣政策。
     
     
     (4)對我們國家發展社會福利的借鑒意義
     
     
     凱恩斯主義的積極效果
     
     
     凱恩斯主義的實質是主張市場失靈。我國當前實行市場經濟,在解決市場經濟產生的消極后果時,可以借鑒它。
     
     
     凱恩斯主義的消極效果
     
     
     其不良后果主要是滯脹。滯脹就是生產效率下降,同時通貨膨脹在持續。其次,實行它也導致了效率下降。這些都是我們在實行政府干預的時候,需要注意的。
     
     
     介紹布坎南的公共選擇理論的基本內容,包括經濟人和政府失靈的思想。討論這一理論對我們國家完善社會福利有什么警戒意義。
     
     
     (1)經濟人的概念
     
     
     經濟人是古典政治經濟學中的概念,指每個人在市場活動中,是自私的。同時每個人在市場活動中,都要計算成本和收益,追求利益最大化。但由于市場的調節,每個人在追求個人利益的時候,會尊重他人的利益,從而實現個人利益的同時即實現社會的利益。概括起來說,經濟人認為人是利己的和理性的。所謂理性是指計算成本和收益,追求利益最大化。
     
     
     公共選擇學派認為經濟人假設也適用于政治領域,政治活動的本質是一種公共選擇,與在經濟活動中一樣,個人在參與政治活動時也以個人利益的最大化為目的,也以成本—收益分析為根據。“政治人”與“經濟人”一樣,是利己的、理性的、依據個人偏好的,以最有利于自己的方式進行活動。
     
     
     也就是當個人由市場中買者或賣者轉為政治過程中的投票者、納稅人、受益者、政治家或官員時,他們的本性不會發生變化。


    查看更多真題試卷請關注福建自考網自考試題專欄
     

    福建自考培訓報名入口

    我已閱讀并同意《用戶隱私條款》

    上一篇:2019年福建自考《社會福利思想》課程本科重要知識點五
    下一篇:2018年4月福建自考寫作(一)考試試題(選擇題)

    掃一掃加入微信交流群

    與其他自考生一起互動、學習探討,提升自己。

    掃一掃關注微信公眾號

    隨時獲取自考信息以及各類學習資料、學習方法、教程。

    掃碼小程序選擇報考專業

    進入在線做題學習

    查看了解自考專業

    查詢最新政策公告

    進入歷年真題學習